“民以食为天”,吃饭不仅为了营养,还是一种享受,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重要了。然而,生活中养成的一些吃饭坏习惯,正在慢慢“蚕食”我们的身体。
《柳叶刀》一项针对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全球每年约万人因不良饮食习惯而提早死亡,其中,我国因饮食问题导致的死亡位居全球第一。
错误的饮食方式、失衡的饮食结构,正在危害中国人的健康,不仅伤胃、发胖,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坏习惯一、趁热吃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沸腾的火锅、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热气的汤水……在国人的观念里,趁热吃才能吃到美味和营养,但“趁热吃”真的好吗?
实际上,无论吃饭还是喝汤,温度太高都不是好事,容易增加患癌的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温度≥65℃的热饮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医院副院长陈海泉也指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道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过热食物会烫伤食道黏膜,造成浅表溃疡,形成慢性口腔黏膜炎、食管炎和萎缩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长期反复如此,从而引发癌变。
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年全球食道癌新发病例约60万,死亡病例约54万,而我国分别占据32万、30万,超过了一半,这与中国人爱吃热食不无关系。
过热食物对肠胃道是一种慢性伤害,要避免食道癌等病症,建议在吃火锅、饮热茶热汤等时,等食物降温再吃,大约35~37℃接近体温比较适宜。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证健康。
坏习惯二、爱吃重口味
食盐过量是一大健康杀手,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食盐平均摄入量高达12-14克,远超过WHO建议的5克限量。中国人吃盐超标的原因,与爱吃重口味有关,其中酱菜、咸鱼、腊肉等腌制食品更为明显。
中式咸鱼和加工肉制品已被WHO列为1类致癌物,肉类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基化合物,在熏制过程中苯并芘超标。已有研究表明,咸鱼吃得越多,鼻咽癌、食道癌和胃癌的风险就越大,儿童影响更甚。
那家里的咸鱼腊肉就该扔掉吗?倒也不必。
虽然它们都是1类致癌物,致癌能力与剂量有关,建议1个月最多吃2-3次,烹调前先水煮几分钟,减少盐分、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搭配蔬菜。制作咸鱼腊肉时,建议选用新鲜食材和细盐,尽量用不粗盐,不用烟熏。
坏习惯三、共餐制
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中国人都喜欢同品一桌美食,还会互相夹菜,以示爱戴。但殊不知,这种共餐制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中华医学会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较发达国家30%-50%的感染率要高,这与国人习惯共餐、不用公筷等习惯有关。
幽门螺杆菌存在于胃黏膜下层,跟胃病有直接相关,感染者大部分没有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当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严重者可能出现消化性溃疡,黏膜长期破损、修复,可能导致胃恶性肿瘤,因此,幽门螺杆菌被WHO列为1类致癌物。
不过,不是所有感染者都要治疗,如果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只需定期检查。部分特定人群需接受除菌治疗,包括消化性溃疡患者、早期胃癌术后患者、胃MALT淋巴瘤患者和慢性胃炎患者。
想要预防幽门螺杆菌,日常要注意个人清洁和饮食卫生,最好使用公筷,一旦出现长期上腹胀痛、恶心、打嗝、胃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疾病恶化。
坏习惯四、吃肉太多
假如人只吃肉,其他食物都不吃,会怎样?
不吃蔬菜或豆类,会缺乏纤维素,从而便秘;不吃碳水化合物,身体需要“燃烧”脂肪和蛋白质;不吃蔬果,没有维生素C,人体又无法自行合成,容易患上败血症,严重可致命。
肉食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偏高,摄入过量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尤其是红肉,还可增加大肠癌风险。研究发现,身体在消化高胆固醇食物时,脂肪酸代谢物会增多,可促进肠道厌氧菌的繁殖,强烈刺激肠黏膜上的腺瘤,增加癌变几率。
因此,红肉也被WHO列为2A类致癌物,建议适量食用即可,避免过量。
日常饮食应荤素搭配,控制红肉的摄入量,烹饪方式以蒸煮、清炒为宜,少用油炸、烧烤等方式。
结语
健康饮食是防病的基础,营养均衡、荤素搭配、讲究新鲜、少吃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相信大家都能吃出健康来。
参考资料:
[1]全球吃饭报告来了!20%以上中国人死于“吃错饭”.生命时报,-04-11
[2]癌症,年轻化了吗?.新京报,-02-18
[3]好吃的咸鱼是Ⅰ类致癌物还能放心吃吗.北京青年报,-12-28
[4]如果我们只吃肉食会怎样.健康时报,-01-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