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会属于年轻姑娘
[导读]
作为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元媛舞会的女主人,周采茨打理一切,听起来倒也合理。对这些英国女孩子来讲,她们踏入的是中国的社交社会,以后她就是中国社会的元媛,所以很多女孩会参加不同国家的元媛舞会。
周采茨的作息时间跟大多数年过六旬的女人不一样。她每天下午两点起床,次日早上六点休息。下午三点半,她走进华尔道夫酒店面向*浦江的套房,在沙发上坐下,挺愉快地抱怨这房间有点冷。采访结束时,江面上渐渐聚起了雾气,房间也开始转暗。而她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又将持续到凌晨四五点。
从年轻时候就习惯了晚宴和舞会的人才会对这样的作息安之若素。平常日子,周采茨工作一天,准定要休息一天。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这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被打乱了,因为她主持筹办的国际元媛舞会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只等下个月7日,来自欧美和中国港台地区的20多位姑娘就要穿上白裙,在外滩华尔道夫酒店的前厅迎来自己的“远东社交季”。“忙死了!”亲自邀请了出席晚会的全部180名嘉宾的周采茨说,“天天三点钟就要到这里。新闻稿,英文中文的都是我来写。”为什么不让手下的人写新闻稿呢?“他们怎么写?内容都在我脑子里。”她往沙发上靠靠,“有资格帮我写新闻稿的人,现在也都很老了。”
作为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元媛舞会的女主人,周采茨打理一切,听起来倒也合理。她要求华尔道夫的总经理,舞会当天,前厅两扇大门一定要有专人照看,除了住店客人之外,外来闲人一律不准入内。“太吓人啦,拿个相机,走进来‘嚓啦嚓啦’一拍,然后就走掉了!”她讲话一派爽利的上海腔调。在她看来,这是一件上海的体面事,也是她的私人舞会。她坚持会场不能放背景板,因为“这不是那种晚会”。在大厅一头,装饰着一个价值50多万人民币的Christofle银烛台。“漂亮吗?”她反复说,“任何背景板,可以跟它比吗?”
舞会上使用的每样东西,都由她亲手挑选。然而说起当天自己准备穿些什么,她反而显得随便。“我会穿旧的衣服,一条Missoni的裙子,搭配羽毛装饰的上装。”她说,“我现在考虑最多的是鞋子,要有跟,但是跟不能太高,否则站不久。”采访结束之后,她要去染染头发。她用手指把短发拉起来,给我看灰白的发根:“你看,不染不行了。”
满头乌发出席头一场社交舞会的情景,在周采茨讲起来还恍若近在眼前。那是1960年代初的香港,她只十三四岁,跟着大人去半岛酒店观看一个小型选美活动。“特意订做了新衣服,是一条露肩的黑色塔夫绸礼服裙。”她用手在肩膀到胸前比划了一下,“但因为我还不到十六岁,不能化妆,也不能穿高跟鞋,只能穿着尖头的平底鞋。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漂亮。”好在自惭形秽的失落抗不过初入成人世界的兴奋,尽管台上参加选美的一众大家闺秀,小采茨个个都认得,台下坐的也满眼熟人,她还是感到一切都新鲜。
“去大人玩乐的地方,就是觉得开心。但实际上他们讲的话我也听不懂,我坐在那儿就像在梦游,现在想起来,其实很无趣。”她说。
早年的小采茨多数是跟着长她14岁的二姐周采蕴出席舞会。为她打扮的也是大人,她自己并没有话语权。她羡慕姐姐们可以随意打扮,在11岁上,还穿着母亲裘丽琳的旗袍,背后用别针别住,脚上穿高跟鞋拍了张照片。裘丽琳日常总是梳发髻,穿短上装配黑色长裤,遇到重要事情就穿旗袍——洋装是年轻时穿的,结婚之后就不常穿。“我母亲规矩很多。她评价穿着,说得最多的字眼就是上海话‘缺’。不能‘缺’。比方说,穿旗袍不能戴帽子,否则就是‘缺’。晚上也不该戴帽子,晚礼服一定要配晚装包。情愿穿设计简单的布旗袍,也不要穿品质低劣的洋装,要不然就是‘缺嗒嗒’。”周采茨回忆说。
直到今天,她最崇拜的美女依然是已故的嫂子Tina
Chow。“她平时就是非常的光彩照人,一旦参加晚会,打扮起来,我敢说没有一个人的眼光不被她吸引,”她说,“她讲话声音很软,就像苏州人讲英文。”在她印象当中,Tina
Chow也是个非常随意的人,到名牌店里买了东西,她不愿意提着有品牌标识的购物袋到处走,一定要让店员找张纸包起来,夹在胳膊下面直接带走。“我觉得很荣幸,她姓过周。”她说。
在Tina
Chow名声大噪的1980年代,周采茨也已经在香港社交圈站稳脚跟,在香港*府担任宣传部高层。有一次,香港当时的港督卫奕信爵士(Sir
David
Wilson)出席她举办的舞会,她事先要把在座来宾的背景、爱好向港督作简报,留意到陪在爵士身边的保镖“都是英俊潇洒的神枪手”。她的好友亦舒在舞会现场见到其中一个,大为赞叹,于是作风豪爽的“茨姑”当即下场,直截了当地向这名美男子要来号码。“他们两个后来还真的通了,一道吃了一顿饭。”她说。
在周采茨看来,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今天,社交舞会的程序、礼节、内容并没有改变。来宾们仍然在做着相同的事情。而在世界各地,社交晚会从表面上同样看不出地域区别——如今就连参与者在多数情况下也十分重合。“这次来参加元媛舞会的姑娘,她们不是在英国的社交圈亮相,也不是在美国的社交圈亮相,而是向全世界亮相。”她说。至于男嘉宾,她邀请的多数是生活在中国的青年才俊。“他们也很开心。‘免费晚餐,免费美酒,漂亮的姑娘!’但是我敢说,他们的目标是这些姑娘,这些姑娘的目标倒未必是他们。”接着她迅速地找补了一句:“我做的可不是相亲晚会。我不做相亲的!”
然而记忆中那个拥有法国总会的旧日上海是已经远去了。花园饭店和锦江饭店也早已不复周采茨儿时喜欢的模样。“我小时候最喜欢去花园饭店的游泳池了。”她遗憾地说。对她而言,这是一坐新的城市,唯一亲切的只剩乡音。华尔道夫也许还剩几许老上海的光彩,即将拉开帷幕的则是一场崭新的舞会。
随机的幸运
日期:2013/8/25
15:58:27
凭什么到了上海就卖3元一个了?上海人民的钱不是钱了?一下子翻个3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