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保理发展缓慢 亟待完善发展环境
新华北京10月14日专电(林晖、王希)从商务部14日召开的 商业保理发展研讨会 上获悉,由于面临着行业监管缺失、配套机制缺乏、外部环境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商业保理发展缓慢,亟待完善发展环境。通俗地讲,保理是一种从他人手中以较低价格买下其债权并负责收回债款从而获利的行为,是支持企业信用销售和贸易融资的有力工具。其中,银行保理主要为大型企业服务,商业保理专注于某个行业或领域的针对性服务,更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我国保理行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步以来,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的发展极不平衡。自2001年至2009年,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量增长了70倍。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统计,目前全国开展保理业务的银行有28家,2009年完成国际保理业务量250亿美元,国内保理业务量5709亿元人民币,累计业务量占同期GDP的2%以上,在国际上居于前列。而据商务部初步统计,目前每年我国商业保理营业额只有数十亿元人民币,部分业务领域仍是空白。国内23家商业保理机构有21家集中在天津市,北京、上海各1家。为积极推动商业保理的发展,商务部等五部门于2009年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 开展商业保理业务试点,促进应收账款流转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小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商业保理的作用。他说,使用保理等金融信用工具,将有效破解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扩大内需、搞活流通,促进信用消费。部分会议代表认为,促进我国商业保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明确主管部门,牵头建立监管机制,出台配套*策和完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强*策引导和行业自律,完善商业保险市场规范,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区域试点,支持商业保理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