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历资料
患者女,60岁,因近6个月偶有烧心和反流而接受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EGD),患者既往存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14年前曾因GERD而行Nissen胃底折叠术。
患者常年服用吲达帕胺、普伐他汀和阿普唑仑,此外,近一年内,患者因关节炎而规律服用氨基葡萄糖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患者无饮酒史、抽烟史、吸*史。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发现。
EGD显示,食管内壁可见易剥离的白色纵向组织贯穿整个食管,止于食管胃交界处,其下层黏膜充血和红斑(图1和图2)。
图1食管近端管腔存在可剥离的白色纵向组织,下层黏膜充血。
图2食管远端管腔可见剥离的白色纵向组织,下层粘膜充血,终止于胃食管交界处远端。
活检显示过早成熟的角化细胞、核固缩深染、胞浆深染嗜酸性,与角化不良相符(图3)。
图3食管鳞状上皮活检结果提示:过早成熟的角化细胞、核固缩深染、胞浆深染嗜酸性,与角化不良相符。
根据临床病史、EGD和组织学发现,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糜烂性食管炎
B.嗜酸性食管炎
C.表皮剥脱性食管炎
D.淋巴细胞性食管炎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是C,表皮剥脱性食管炎。
考虑到患者存在GERD史,答案A是一个考虑方向,但并不正确,因为该病例在内镜下发现黏膜条“脱落”,且没有糜烂,与此诊断不一致。
明确诊断前,也应考虑答案B和D,但答案B和D也并非正确答案,因为组织学标本没有显示食管壁嗜酸性浸润,或淋巴细胞浸润。
若未能明确诊断,该病例很容易被解释为GERD复发,并继发性糜烂性食管炎。
知识小课堂:表皮剥脱性食管炎
01
表皮剥脱性食管炎的表现表皮剥脱性食管炎是一种少见的,尚未被广泛认识的食管炎的成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及技术人员的增加,胃镜榆查患者例数不断增加,也提高了对本病的检出率及认知水平。
临床上,患者可表现为烧心、反流和呕吐。国内报道的病例中,患者时常以吞咽食物后发生胸骨后疼痛不适为主诉,或患者诉在进食较多、较粗糙食物后发生呕血、胸痛,偶可见呕出白色管状膜样物。
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黏膜脱落。
通常的组织学表现为角化不良。
02
成因国内认为本病多与进食过快或进食粗糙、干燥的食物有关,部分可能因吞食含有细小骨刺的食物损伤黏膜,导致食管痉挛,反射性剧烈呕吐,进一步使食管黏膜机械性损伤所致。
但国外认为,其发生可能与摄入非甾体抗炎药、乳糜泻、身体创伤(包括饮用过热饮料和鼻胃管插管)、皮肤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有关。
03
治疗学术界对该病的治疗尚未形成任何共识。
?国内常见处理方式
国内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
①一般治疗:
早期的严格禁食(2~3d),从进食过渡到流质或半流质,一周后根据情况可进普食。
②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两种,可适当加用胃动力药,以减少潜在胃食管反流,以免加重食道损伤。还可使用适量抗生素,控制创面感染。
?国外常见处理方式
国外治疗方式通常主要是使用PPI抑制胃酸,和控制疾病的成因。
不少文献已经记载了表皮剥脱性食管炎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相关性,停止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能带来内镜下的缓解。
本例患者在停用双氯芬酸后,症状慢慢消失,内镜下也实现了缓解。
04
预后该病为良性病变,且病变发生在黏膜层,一般不累及固有层,因此,经黏膜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较好,一般不产生瘢痕狭窄。若诊断及时,不会出现任何并发症。
参考文献:
[1]Ferreira-SilvaJ,MoraisR,MacedoG,Anunnusualcauseofregurgitationandheartburninapatientwithfundaplication,Gastroenterology(),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