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陷胸汤方解及临床运用经验
TUhjnbcbe - 2021/4/23 0:21:00

古代结胸病的专方,有清热化痰通便的功效,适用于以胸腹痛、痰*黏稠、便秘为特征的疾病。

*连一两,半夏半升,栝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连5g,半夏15g,全瓜蒌30g,以水mL,煮沸后调至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mL,分2-3次温服。

胸闷痛,吐*痰,便秘,上腹部按之痛,脉浮滑者。

面红有油光,舌质红、舌苔*腻,脉浮滑或洪;胸闷胸痛,咳嗽痰*黏腻;食欲不振,便秘;按压剑突下及上腹部有抵抗感或疼痛;或有心烦、头昏、失眠等。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上腹部疼痛、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胆囊炎、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急性食管炎、反流性食道炎。

(2)以胸闷、咳嗽、痰*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胸膜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自发性气胸、鼻窦炎、乳房病等。

(3)以头昏、头痛为表现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眩晕症等。

(1)呕恶者,加竹茹10g,生姜15g。

(2)痰稠胶固者,加桔梗15g。

(3)胸痛、胃脘痛者,加枳实10g,枳壳10g。

(4)胸闷胁痛、四肢冷者,合四逆散。

(5)口苦、寒热往来者,合小柴胡汤。

(6)咳喘者,合麻杏石甘汤。

(7)冠心病、心绞痛者,加薤白15g,川芎15g。

(1)部分患者服药后有腹泻、大便夹带黏液等症。传统认为是痰液下泄,故不必紧张。

(2)便溏、舌淡者慎用。

本文摘自《*煌经方使用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煌

小陷胸汤巧治痰热互结诸病

主编/马有度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之结胸症,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由*连一两,半夏半升(洗)、瓜蒌实大者一枚组成。“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湿相结于胸膈脘腹之内,气机升降不利,气郁不通所致之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腻,脉滑数者为其主症。

由于本方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辛开苦降、畅通气机的特点,故对心、肺、肝、胆、脾胃等脏腑有痰热互结于心下表现者,不论有无疼痛,均可灵活加减化裁运用,以期通畅胸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阴阳自调。

小陷胸汤,药仅三味,以开郁散结清热涤痰为其特长。方中瓜蒌实清热化痰、开结润下,善于通胸膈之痹;*连苦寒、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痞;半夏辛温、涤痰化饮、降逆消痞,散心下之结,与*连合用,一辛一苦,辛开苦降,实乃消除胸脘痰热互结之良方。

临床上凡有痰热互结于胸脘之诸病症,皆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使痰去、热清、结散、痛除。

胸痹、心痛、真心痛属痰热内结者,因痰热、瘀血阻痹于心胸,气塞不通,致使心胸憋闷,气不上续,疼痛难忍,舌红苔腻,可以本方合冠心基础方(自拟方,由瓜蒌壳、丹参、川芎、赤芍组成),有清热涤痰、活血化淤之效,若加降香、郁金、元胡、乳香、没药等芳香行气导滞之品,则缓急止痛的效果更好。

肺胀或痰饮病郁久化热时,由于痰热阻遏胸膈,肺气不得肃降而咳喘倚息不得卧,咯痰*稠,口干思冷饮,胸胁胀痛,舌红苔*腻,脉滑数,用本方合千金苇茎汤。发热者加大剂生石膏,痰多加苏子、葶苈子,痰*加泻白散、鱼腥草,其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效颇为满意。

肝胆病患者,由于肝胆气郁化火或挟湿、挟瘀所致的胁痛口苦,发热身*,大便干结,取本方与疏肝利胆煎(自拟方,由柴胡、*芩、杭芍、枳实、三棱、郁金、丹参、石斛、茵陈、川*、木香组成)化裁,若加大剂威灵仙、杭芍、木香、元胡,则清肝利胆,理气止痛效果尤优。

脾胃郁热引起的胃脘灼痛,口干口苦,吞酸嗳气时,用本方与四逆散合成陷胸四逆散,加金铃子散及瓦楞子,止痛制酸更佳;若胃热伤络、迫血妄行而便血,甚至呕血时,加大剂乌贼骨、川*,便血可迅速停止。

患者周某,胃脘痉痛10余年,4次大便血,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此次因解黑大便两日,伴心中嘈杂,头昏乏力,汗出口干、脉细数无力,舌边尖红,苔白,大便检血强阳性,诊断为热伤胃络、迫血妄行,用陷胸四逆散加瓦楞子,乌贼骨、川楝子、元胡索、石斛等治疗5天后,便血停止、大便检血转阴,诸症消失。

中风急性期以一侧肢体偏瘫,语言蹇涩为主要表现,若有喉中痰声漉漉,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舌红苔*腻,脉弦者,用上方加大剂通腑之品如大*、芒硝、丹皮等,当快利之后,常因其痰火、风、瘀有所出路而使病情转危为安。

小陷胸汤是治痰热内蕴的基础方,凡五脏六腑有痰热积滞之标症者皆可用以加减广泛运用。其中以痰热结聚于胸脯脘腹者尤佳,但用时注意,*连(郁热多用胡*连最妙)用最宜小,以防苦寒克伐太过,一但痰热消退或转化,即应辨证易方,不宜长期使用,避免伤其正气。

本文摘自《医方妙用》,重庆出版社出版。主编/马有度

小陷胸汤

作者/何绍奇

小陷胸汤方(*连6克、半夏9克、全瓜蒌30克),见《伤寒论》太阳病篇条。小陷胸汤,原文颇简略:“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心下,言其病位;浮滑脉主痰热,言其性质。按之痛,则痰热结滞,陷于胸脘,气机不得升降宣通之故。

考《伤寒论》、《金匮》二书中,均无“痰”字,《内经》亦然,然则仲景时代,岂无痰热之病乎?有之,此方即典型的痰热方。半夏,痰饮之常用药,体滑性降,而不免于辛温,合*连、瓜蒌,则辛以开结,寒以泄热,能通能降,药虽寥寥三味,却至精至当,后世方几无与匹敌者也。

小陷胸汤证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胸膜炎、胃炎、*疸肝炎等疾病过程中,凡表已解,痰热阻滞,病在胸脘(呼吸系、消化系),证见:1.脉浮滑而数;2.舌质红、舌苔*腻;3.咳喘而咯痰*稠胶黏;4.*疸;5.便秘;6.胃部痞满;7.胸膈或胃部“按之则痛”者皆有卓效。我很惊讶,仲景的观察竟如此细致!记得几年前我为一87岁老人重症肺炎会诊,病已一周,病情日重,已上呼吸机。我按他的胸膈部及胃部,他虽不能讲话,神色却立见痛苦之状,投以小陷胸汤,立见转机。

小陷胸汤证,多见于伤寒在表误下而致者。需要提醒:误下,不要片面理解为是用芒硝、大*,大凡表未解者,苦寒之剂在某种意义上皆与攻下剂相同,表邪内陷而冰伏,邪热熏灼津液为痰,而酿成痰热结于胸脘之候。当然,也有痰热久蕴,为外邪引动,或热邪直接由表入里炼津为痰者,未必都是表证误下所致。

小陷胸汤在《外感温热篇》中,叶天士称作“苦泄法”或“苦辛开泄”。用于温邪传入气分,痰热互结,黏滞难解。叶氏强调小陷胸证“必验之于舌”,而典型的小陷胸汤舌象便是他说的“舌*”“或*或浊”。王孟英则强调此证真伪,“必察胸脘,如按之痛或拒按,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者,必先开泄,即可用小陷胸汤”。都是对仲景叙证的重要补充,盖仲景书独详于脉而略于舌诊也。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绍奇谈医”专栏。作者/何绍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陷胸汤方解及临床运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