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年20万人因错误用药死亡,这样的悲剧该
TUhjnbcbe - 2021/6/2 15:52:00

国家食药总局曾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万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死亡约20万人,是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这其中很多是不听医嘱不规范用药,本文主要提醒大家不小心用错药的情况如何处理,如何避免。

很多肿瘤病人都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特别是在肿瘤成为慢性病后,往往需要长期服药,部分人还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这样一来,一天中要多次吃药,吃多种药,日久天长难免错服或漏服。为此,国家规定,相似作用的药品在外观、颜色上要有差别;但是药物种类实在太多,完全区分很难,这就需要病人和家属多注意了。

误服了药物,该这样处理

处理错误服药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药物种类

1.如果错服的是一般药物,如滋补药、抗生素、维生素等,包括多数肿瘤靶向药物

其不良反应小,不必做特殊处理(除非大剂量、长时间错误服用),这时只需要按照后文“有效预防误服药物,您可以这样做”部分的方法制定服药流程,简化服药方法,然后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在错服药一到三天内,最好有家人陪伴,观察用药后的机体变化情况。

2.如果误服或多服了羟考酮、曲马多、吗啡、巴比妥、氯丙嗪、颠茄、阿托品等药物

这类药物过量易造成中*。若是总量在正常用量范围內,多饮白开水促进其排泄即可,但必须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量大,争取尽早催吐,减少药物吸收。

如何正确催吐?

催吐的方法可以参考老版电影《追捕》,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这时需要注意姿势,可以跪在马桶前,事先扶稳马桶边缘或其他稳固的扶手,身边不要有易倒、易碎物品,避免摔伤、碰伤。接着再让患者漱口,然后喝下ml左右温开水。

如果发现病人症状严重,可能是药量比预计更大,或者错用了其他药物,特别是出现萎靡、嗜睡、昏迷时,不要简单的让他自己去休息,医院处理。

降压药、降糖药或甲状腺素片等,虽然*性不大,但是血压、血糖等剧烈波动也会有危险,医院处理。

3.如果误服剧*药品

则应采取紧急措施。首先尽快将胃内*物吐出,这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次应把剩余的药品保管起来,供医生抢救时参考。催吐、饮水后,医院抢救。

4.如果误服强酸、强碱或腐蚀牲药物,如来苏儿、石炭酸等

不要催吐和洗胃。因为它对食管、胃黏膜有腐蚀作用,故应让患者喝生鸡蛋清、牛奶、豆浆、能保护黏膜以及中和*性,医院抢救。

有效预防误服药物,您可以这样做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需要准备药品盒,每周分配好需要服用的药物;

对于每天需要多次服用的,也要分别放在相应的格子中,最好能有标注,这样就不容易拿错种类和数量了。另外需注意药盒定期清洗消*。

有条件的家庭,可结合常用药物准备不同的解*药,如用肥皂水、氢氧化铝中和酸性*物,用高锰酸钾中和氰化*物,用醋、橘子汁中和碱性*物,用牛奶、浓茶、蛋清等使生物碱和重金属*物沉淀。

7个您必须知道的用药注意事项

《北京市居民用药安全现状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仅有4.13%的被调查者对药品不良反应有清晰认知,5.20%会定期检查药品过期情况,24.53%用药前不会阅读药品说明书,78.17%会私自增加服药剂量。

为此,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用药时的7大注意事项。请您务必谨记!

1、不要轻信病友经验或者偏方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用药也应该是不同的。

2、每日三次服药不是参照一日三餐的时间

有很多患者以为一日三次的服药时间跟人类饮食习惯有关,会在就餐时服用药品,其实“一日三次”是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治疗浓度。

考虑到人们的作息规律,一日三次服药时间可以这样安排:7点,15点和晚上11点。一日两次可以安排在早7点和晚7点(或早8点、晚8点等也都可以)。

3、饭前还是饭后服药?应该遵医嘱或说明书

用药的时间,除了餐前和餐后,还有空腹、饭时服用以及睡前服用等多种时间。

饭前服药。有些药物需在进餐前30~60分钟服用,这主要是为了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使药物较快进入肠道,有利于吸收,生物利用度不因食物影响而下降。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吗叮啉、胃舒平、碳酸氢钠、异烟肼、利福平、格列吡嗪、达美康、诺和龙等。

饭后服药。进餐后15~30分钟服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大部分药物都可餐后服用。常用药物有:葡萄糖酸锌、消炎痛、阿司匹林、氯化钾、多西环素、*连素、心得安、维生素B2、血脂康、螺内酯、二甲双胍等。

饭时服药。是指进餐少许后服药,然后继续吃饭。此时吃药主要是为了及时发挥药效,另外油类食物有助于某些药物的吸收。常用药物有:拜糖平、灰*霉素、洛丁新等。

空腹服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此时服药可避免食物影响其吸收并可迅速入肠发挥作用。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及大部分中药或中成药。

睡前服药。催眠药如安定、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缓泻药如果导、驱虫药如肠虫清、抗过敏药等,一般在晚上临睡前30分钟服用。由于在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波动的作用下,大多数人晚上的血压偏低,因此,一般来说,降压药不宜在晚上服用。

4、不要随意打开胶囊或研碎药品

用胶囊装的药物,一般都是对食道和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粉末或颗粒,或口感不好、易于挥发、在口腔中易被唾液分解,以及易吸入气管的药。这些药装入胶囊,既保护了药物药性不被破坏,也保护了消化器官和呼吸道。去掉胶囊壳可能会造成药物流失、药物浪费、药效降低。另外,有些药物需要在肠内溶解吸收,胶囊是一种保护,保护药物不被胃酸破坏。

5、干吞?牛奶送服?哪种服药方式最好?

清水送服药物最好。

我们不鼓励干吞药品,因为人的食管本身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如果干吞药片很可能会使药片卡在食管中而导致食管炎或食管溃疡。同样的道理,站立或坐位服药,比躺着或者半卧位服药更利于药物顺利到达胃部。

白开水送服药物的正确性是无庸置疑的,用其他液体送服药品的朋友要注意了,有的时候乱用饮料送服药物不但会引起药物失效,还有可能导致*性作用。

用碳酸饮料服药:有可能引起药物与碳酸成分反应,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本身碳酸饮料喝得多对肠胃是没有好处的,还会影响消化。

用茶服药: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尤其是硫酸亚铁、碳酸亚铁、拘椽酸、铁胺等含铁剂和氢氧化等含铝剂的西药,遇到茶汤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结合而沉淀,会降低或失去药效。此外,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因此服用镇静、催眠、镇咳类药物时,也不宜用茶水送服。

用果汁服药: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柚子汁、桔子汁和苹果汁对身体吸收某些药物的能力有损害,并且会使药物的效力减弱,研究人员迄今已确认将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台湾药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张森贤表示,像柳丁汁等偏酸的果汁或饮料,由于本身会快速分解抗生素活性,如果服用这类抗生素与果汁并用,药性会大打折扣。

用牛奶服药: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喝牛奶,不仅会降低药效,还会产生一些*性反应。比如四环素类药物、抗贫血药物(硫酸亚铁等含铁制剂)、强心甙类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中枢神经抑制剂(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部分抗酸药(枸橼酸铋钾、碳酸氢钠等)、钙、铝制剂(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等)、氨茶碱、异烟肼,还有绝大部分的中草药和中成药。四环素类药物可与牛奶中的钙离子结合,使药物不能吸收,而且会使牙齿变灰;中药里的生物碱也可与牛奶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使其失去应有的效用,甚至产生不良的刺激或过敏反应。如果一定要喝牛奶,最好与药物间隔2个小时服用,这样可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用酒服药:我们都知道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乙醇分子不需要消化就可被吸收,同时乙醇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代谢速度的功能。药物都是经过临床实验在正常的生理代谢速度下测试其进入身体后的释放速度,持续时间等参数。如果喝酒吃药就会使得释放速度加快,药物就会因为饮酒的缘故更快的进入循环系统,*副作用很强的药物因此会表现出更强的副作用,有些药物也会因为高于预定的吸收速度而表现出*性。

6、不要自行加量,不要随意合并使用药物。

加量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却总有人会因为加量后见效更快而冒险,这在儿童中更要注意,一定按照药物说明和医嘱用药,需要参考体重时一定认真计算,自己没把握就要找医生问清楚,严格执行。

合并用药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用西药的同时加中药,甚至有人会加几种中药。本来对于中药的副作用研究数据就少,如果再合并使用风险就更大。我甚至见过有人把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药一起吃,理由竟然是:反正我也分不清,两个一起就都能治了。这就象赶车的人不知道该去那个方向,就让拉车的马一个向东拉,一个向西拉,结果耽误行程还毁车。

7.吃药的时候能吃糖吗?这得看什么人吃什么药

用药时加糖以改善口感到底是否符合健康科学根据?要看服用药物的类别和病人体质。

药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药物中所含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与之结合,便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浑浊、沉淀。这不仅影响药效的发挥,而且还会危害健康;

其次,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疗效。如果加了糖,就会使药物失去作用,达不到治疗效果;

再次,糖会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热药物的药效,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相反,如果吃补益类的中药,无论是益气养血类的还是滋阴壮阳类的,都可以用糖水送服,中医认为其还会有辅助药物功效的作用。

推荐阅读

癌字三张嘴,如何抗癌算管住“嘴“?

中国死亡率最高的7大肿瘤都转移到哪去了?

为什么易被癌症和慢性病盯上?是因为“月半”!

手上起倒刺真的是缺维生素吗?

癌前病变不是癌,积极治疗可逆转

长按图片,点击“识别图中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年20万人因错误用药死亡,这样的悲剧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