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急死大二学生频繁拉肚子这项检查千万不
TUhjnbcbe - 2021/6/21 13:18:00
白癜风前兆 http://www.bflvye.com/

刚上大二的小明(化名)近期频繁拉肚子,体检发现癌胚抗原(CEA)升高,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抱着忐忑的心情,小明在父母的陪同下求医就诊。

抽丝剥茧找元凶

医生为小明作了细致的检查,并对他的检验检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小明的肿瘤指标只是轻微上升,并且大便形状改变并不典型,不过还是有必要进行肠镜检查明确。果然,肠镜发现小明的肠腔内存在多发息肉,给予了内镜下切除,最终病理显示腺瘤。尽管属于良性肿瘤,并已进行了完整切除,但小明一家仍然提心吊胆,心中的疑团始终不能散去。息肉还会复发吗?会不会转变成肠癌?经常要查肠镜吗?有药物可以预防吗?

息肉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变成癌,一旦发现有肠息肉,最好尽早切除,以免带来其他疾病或发生癌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来治疗,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甚至不需要住院。

什么是结肠息肉?

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由于很少引起症状,也很少有合并出血或梗阻,所以常常不易被发现,多数是体检或者行排除检查时发现。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黏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黏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息肉可为单个或多个,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息肉根据大小、部位、侵及肠壁层面不同可采用肠镜,镭射,冷冻,套扎及经腹或经肛门等多种办法进行治疗,有报道中医药对某些类型的肠息肉有效。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感染有关;

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发现息肉是否都需要切除?

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的结肠息肉样病变,建议如下:

腺瘤

1.≥6mm病变应行内镜切除;

2.≤5mm微小腺瘤样息肉原则也应行内镜切除,但也可行结肠镜随访观察;

3.平坦和凹陷的肿瘤性病变即使≤5mm也应行内镜切除。

增生性息肉:大肠≤5mm的增生性息肉推荐随访。

大肠锯齿状病变:因大部分锯齿状病变都有可能发展为癌,因此建议及时行内镜下治疗。

侧向发育性肿瘤(LST):建议结合病变大小、部位决定手术方式(ESD、EMR或外科手术),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放大内镜或超声内镜检查。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建议行进一步检查,并根据肿瘤大小和表面特征,判断是否需要内镜或手术切除。

炎性或增生性:尽管多数无需内镜切除,但仍建议合并出血、诱发肠套叠、疑是癌等情况时积极镜下治疗。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建议早期(青春期)开始行结肠镜检测,必要时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

会癌变吗?

不过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腺瘤性息肉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较管状腺瘤高10倍以上;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混合状腺瘤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更要注意的是家族性息肉病,其癌变率几乎%。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都要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欧平安医生表示,大肠癌是非常明确的有预防和筛查效果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差。但目前我国临床上大肠癌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5%~10%,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是Ⅱ期或晚期。早期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呢?

目前较多采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便隐血、结肠镜、CT-MRI、粪便DNA检测。

筛查推荐频次:40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20岁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基因突变明确时每1-2年进行1次肠镜,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有:

40岁以上有2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有FAP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肠息肉切除后

就可以?“一劳永逸”吗?

很多人经常会问:“我明明切除了息肉,为啥还是得了肠癌?”这就是因为即使切除了息肉,环境没改变,遗传因素不会改变,所以仍然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即使切除息肉后,也要定期复查。尤其是息肉数目较多、息肉大、腺瘤性息肉者更要复查。

那么多长时间复查一次呢?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结肠镜筛查时间是3年。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1~3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

·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者;

·大于1cm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

·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下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重要提醒

在最后,提醒大家,肠息肉切除术后有一定的迟发性出血及穿孔等风险,应严格依据医师意见,禁食水后过渡饮食,避免过体力劳动、提重物、长时间走动、泡澡等。也同时告知大家,如出现迟发性出血或穿孔,医院,大多追加简单处置后即可搞定,少数患者需追加手术;息肉送病理患者根据病理结果不同亦有外科追加处置可能。

医院医院重点建设科室,开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长期坐诊副高以上职称专家5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

消化内科常规开展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

消化医院六楼,环境优雅、温馨、舒适。科室拥有先进的日本奥林巴斯内镜主机系统,规范的内镜消*及清洗系统。常规开展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HP培养及药敏检查,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胃肠道早癌筛选和精查,以及胃肠道异物取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各种止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切除治疗等。

优势技术

内镜精细检查

更高的技术要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法完成

染色内镜:小病灶的检出率比正常方法提高2~3倍。

内镜窄波成像术:电子染色内镜提高病灶检出率。

放大内镜:可放大60~倍,接近实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对检查医生的更高要求,须由专业医生完成

更专业的内镜检查技术;

对可疑病灶的高识别力;

对下一步检查及处理的丰富临床经验。

内镜清洗工作站

专家团队

徐国缨

上海交通医院

主任医师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胆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功能不全、过敏性哮喘等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肿瘤术后中药调治。

周三上午预约门诊

莫剑忠

上海交通大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内科消化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胃肠动力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和消化道内镜的诊断。

周四上午

需提前预约

张哲永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对消化系统少见病、罕见病如胃肠淋巴瘤、间质瘤、异位胰腺、囊腺病等的诊断积累了一定经验,尤其擅长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包括内镜下胃肠疾病诊断、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技术等。

周一全天、周三全天

欧平安

医院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消化道内窥镜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如胃肠道癌前病变的诊断,炎症性肠病诊断,对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治疗、溃疡等急性活动性出血病变,内镜行粘膜下注射止血治疗、取异物、息肉摘除治疗等。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盛珏

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窦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慢性肝病等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早期胃肠肿瘤、恶变病例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诊疗技巧对内窥镜检查(胃肠镜)的操作熟练、细致,内窥镜下诊断精确,对无痛胃肠镜的检查具较深刻的体会。

周四全天、周六全天

叶子龙

医院

副主任医师

消化系统疑难病例的诊治,特别是溃疡病、反流性食管炎、结肠病等疾病的诊治。

周一全天

刘晏

主任医师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肠镜检查、脂肪肝、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内镜下的消化疾病诊治。

12月12日下午

陈庆国

医院消化内科行*主任

诊治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以及常规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等。

周二、周四、周五全天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死大二学生频繁拉肚子这项检查千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