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癌症日的前一天(2月3日),曾演唱过《送你一朵小红花》《大王叫我来巡山》等歌曲的音乐人赵英俊在北京病逝,终年43岁。
来源:赵英俊微博
让人唏嘘的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首作品《送你一朵小红花》,同样也是一部抗癌电影的同名主题曲。
癌症正在年轻化?赵英俊英年早逝,让人扼腕悲伤。
但是,联想到一个事实却让人细思极恐:
癌症整体是老年病,
但为什么年轻的患者似乎越来越多了?
确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患癌的80后,90后,甚至00后。新闻上也经常看到年轻明星因为癌症去世的消息。
罗京,淋巴瘤,48岁;
傅彪,肝癌,42岁;
梅艳芳,宫颈癌,40岁;
姚贝娜,乳腺癌,33岁……
癌症在“年轻化”么?
《年全国癌症数据报告》[1]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说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年新增30万年轻的癌症病人,年轻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近八成。
年公布的《中国中青年防癌科普报告》曾提到,20岁-39岁群体患癌人数有所上升,并且15-39岁女性比男性患癌风险高50%。居民癌症发病率为.9/10万,仍呈上升趋势。
目前,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癌症死亡的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
癌症为什么找上了年轻人?除了遗传、环境因素,还与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
现代的年轻人平时过度操劳,加班常态化,精神压力大,经常处于抑郁、焦虑等状态。
再加上熬夜,不爱运动,烟酒应酬多,高盐高油高脂饮食,饱一顿饥一顿等不健康的饮食作息习惯等等,各种综合因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癌细胞趁虚而入。
免疫力低,癌细胞容易“越狱”在免疫学家眼中,世界上没有第二种病,所有的疾病都和免疫力紊乱有关。说得虽然有点绝对,但大部分疾病确实都和免疫功能异常相关。
我们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各种负责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分子组成,这些成分主要集中在血液中和身体各个组织的角角落落里,像是拿着长矛的士兵,一刻不停地巡逻站岗,而且这些细胞和分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到了不再有活力的阶段就会被清除并被新生的细胞和分子代替,这样才能发挥好免疫监视能力。
细菌病*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紫外线等有害射线的照射,空气污染等等,中医将这些总结为风寒暑湿,或者叫做外邪,这些外邪时刻都需要免疫系统去抵御、修复和清除。当免疫力高时,身体就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可是,在免疫系统抵御“外邪”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中的所有成分都存在消耗。
比如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细胞——中性粒细胞,其在和细菌斗争的过程中虽然可以以一当十,但也会很快衰老死亡,形成脓细胞并被分解吸收排出体外。
这样的损耗是需要在夜间来恢复的,如果长期的劳累熬夜,损伤的免疫功能补不回来,就很有可能有漏网之鱼产生病症,细菌漏网就是感染,变异细胞漏网就会形成肿瘤。
癌症来临时的信号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癌症早期诊断指南》,总结了多种常见癌症的症状和体征,希望每个人多加留意。
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1.作息规律
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的生活方式总和生物钟作对时,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就可能会增大。如果按照生物钟规律,早睡早起,身体的免疫力就会增强,生病的风险就会降低。”反之经常熬夜就会损害身体原本健康适宜的内环境,给癌细胞的产生与增值扩散提供有利条件。
2.强身健体
上班久坐不动,下班“葛优瘫”,这是现代很多年轻人的通病。运动是人类最好的防癌药物,终身运动可以延缓免疫衰老。事实上随着对人体的了解,我们发现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至关重要。免疫细胞不仅可以清除病原体,还可以清除癌细胞和衰老细胞。因此定期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身体功能,也能预防癌症。
3.饮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症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实验验证,很多癌症患者和饮食习惯有关。比如发病率高的肝癌、鼻咽癌、肠癌、食道癌等恶性肿瘤与各种不良饮食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大家一定注意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合理的饮食习惯,这样不但能维持身体平衡,而且还能防癌于未然,让癌症无法入侵。
关于癌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主动预防,做好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癌症,甚至避免癌症。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医院发布的《重庆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指南(版)》针对12种常见恶性肿瘤,分析高危人群,给出筛查建议和预防措施。
肺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家族史
■年龄≥50岁
■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
■特殊职业者(矿工、厨师、化工原料接触者等)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如肺结核、慢性炎症)
筛查建议
■定期肿瘤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有效手段,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非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发现肺部小结节或毛玻璃样改变的病灶,要定期随访,咨询肺癌专家门诊
■必要时肿瘤标志物检测
■胸片不能作为筛查手段,PET-CT不能作为筛查手段
预防措施
■戒烟,拒绝“二手烟”
■特殊职业者做好个人防护
■房屋通风,尤其是厨房、卧房等区域
■健康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运动时间不少于分钟
■生活环境干净舒适,尽量避免环境污染
■保持良好心态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家族史,或肠癌病史
■年龄≥45岁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有肠道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
■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
筛查建议
■一般人群:40岁开始筛查,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5年1次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无肠道报警症状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有肠道报警症状者,立即专科就诊
(注:肠道报警症状即有便血、肛门坠胀、粘液便、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做好肿瘤风险筛查
■合理膳食结构,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适当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及时治疗便秘,积极治疗癌前病变
乳腺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家族史
■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等癌前病变
■胸部放射治疗史
筛查建议
■一般女性:40-70岁每半年超声检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70岁以上每年1次超声检查,每2年1次乳腺X线检查
■高危人群:35岁起每半年超声检查,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必要时乳腺磁共振检查、BRCA基因突变检测
预防措施
■适量运动,健康膳食,避免肥胖
■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避免熬夜
■慎用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和药物,如蜂王浆、蜂胶、雪蛤、避孕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适龄婚育,至少半年母乳喂养
■一般女性定期接受专科检查
肝癌
高危人群
■肝癌家族史
■男性年龄≥45岁
■慢性乙肝或丙肝,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嗜酒、长期食用霉变食物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每半年1次超声检查,1次甲胎蛋白检测
■高危人群:甲胎蛋白检测阳性,每2~3个月检查1次,必要时CT、多模态磁共振检查;甲胎蛋白检测阴性,可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和血浆游离微小核糖核酸的检测
预防措施
■积极防治病*性肝炎
■禁食霉变食物和被污染的水
■戒烟戒酒,适量锻炼
食管癌
高危人群
■消化道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
■年龄≥40岁
■反复反酸、吞咽不适等消化道症状
■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腌渍、热烫、粗硬、霉变食物
■吸烟和重度饮酒
■Barrett、食管炎或癌前病变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应立即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预防措施
■多吃新鲜食物,戒烟戒酒
■忌食过烫、过硬食物,细嚼慢咽
■积极诊治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息肉、憩室等
胃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家族史
■年龄≥40岁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
■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筛查建议
■内镜筛查:高危人群应接受1次色素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每2年1次普通胃镜检查。如检查异常,建议每年1次色素胃镜检查
■定期幽门螺旋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检测
预防措施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盐饮食,戒烟限酒
■积极治疗慢性胃病,如萎缩性胃炎等
■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宫颈癌
高危人群
■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
■HIV感染者
■性生活较早,不洁性生活史,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
■有多次孕产史
■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史
筛查建议
(一)筛查项目推荐
■宫颈/阴道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巴氏涂片检查
■人乳头瘤病*(HPV)检测
■有条件提倡联合筛查(细胞学+HPV)
(二)筛查年龄及频率
■有性生活史的21岁以上女性
■21-29岁女性,每两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
■30岁以上细胞学和HPV病*联合检测,如果两项结果都正常,可间隔3年再筛查
■65-70岁的老年妇女,10年内连续三次结果正常可停止筛查
■孕期第一次孕检时筛查
■既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应每年筛查,至少20年
■筛查避开月经期,前24小时内无性生活,不做阴道灌洗或上药,保持外阴清洁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
■适龄接种HPV疫苗
■按照不同年龄段接受筛查
■管理和规范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卵巢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
■有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及相关基因携带者
■40岁以上未受孕生育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者
筛查建议
■健康体检应包括妇科检查、盆腔超声
■年龄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1次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盆腔超声
■有家族史者建议遗传咨询及相关基因检测
预防措施
■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均衡饮食
■医生指导下口服避孕药
■年龄50岁以上的子宫良性疾病须子宫切除者可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和/或卵巢
■遗传相关基因BRCA1/BRCA2等突变携带者完成生育后可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高危人群
■恶性肿瘤家族史尤其是Lynch综合征、子宫内膜癌、肠道肿瘤等,或卵巢癌、乳腺癌患病史
■年龄≥45岁,患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
■无孕激素拮抗的性激素使用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
■分泌雌激素的功能性卵巢肿瘤史
■初潮早、不孕、不育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每年筛查: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
■绝经前子宫内膜厚≥10mm者,绝经后子宫内膜厚≥5mm者结合临床症状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和/或诊刮
预防措施
■出现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及时就诊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锻炼
■Lynch综合征者可行预防性子宫切除
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
■前列腺癌家族史
■年龄≥50岁
■BRCA1/2基因突变
■高脂高糖饮食者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需做直肠指诊进行初筛,并抽血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前列腺癌筛查指标)
■PSA1ng/L,每2年复查1次
■PSA1-4ng/L,每1-2年复查1次
■PSA或直肠指诊异常,需要进一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仍怀疑前列腺癌病例需要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
预防措施
■适度体育锻炼
■合理膳食,尤其是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
■适量补钙,适量食用乳制品、绿茶
甲状腺瘤
高危人群
■甲状腺癌家族史者,好发年龄20-40岁,女性多见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或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
■长期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及放射性损伤,特别是幼年、青少年时期接受了电离辐射的人群
■碘摄入过多或过少
■乳腺、卵巢等与雌激素异常相关疾病患者
筛查建议
■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
■高危人群视具体情况3月、半年、一年复查
■复查内容:高敏度超声,甲状腺功能、颈部与甲状腺增强CT检查,必要时细胞学检查及基因检查
预防措施
■定期健康体检
■避免过量辐射照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
■避免雌激素滥用
■注意碘摄入平衡
■积极处理治疗其它甲状腺疾病
中医如何防治癌症?中医是肿瘤防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不同阶段,中医药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概括起来讲:
预防阶段:运用中医“六位一体”全程管理整合模式,通过中医辨证施药、中医辨证施膳、中医经络养生、中医心理疏导、中医五行音乐、中医运动指导等方式综合干预,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亚健康,调整体质状态,降低癌症发病风险。
治疗阶段:在手术前后应用中医药,可以促进恢复;在放、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可以减*增效;在晚期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则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康复阶段:在维持阶段应用中医药,可以减少癌症复发和转移。
据此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应该贯穿于肿瘤防治的各个阶段,而癌症预防尤为重要!医院开设的中医养生防癌治未病门诊、专家门诊和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MDT),为亚健康、癌前病变、癌症患者等人群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精准化养生防癌治癌的诊疗方案,为大家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中医养生防癌治未病门诊适宜正处于这三大阶段的亚健康人群及病患。具体如下:
未病先防:
①体检发现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存在患病风险的高危人群;
②亚健康人群,如易疲劳、乏力、疼痛、焦虑抑郁、失眠者;
③偏颇体质人群,如气虚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
④癌症患者家属或有防癌养生需求者。
既病防变:
①癌前病变患者,如患有胃肠息肉、萎缩性胃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黏膜白斑等疾病的患者;
②癌症患者:已患癌者防止出现新的转移病灶;
③其他慢性病患者:卵巢早衰、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脑血管痉挛、高粘血症、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消化不良、贫血、高血糖、肥胖等。
瘥后防复:
①各种癌症康复阶段患者。
②其他疾病康复阶段患者。
癌症筛查
别看癌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常见的抽烟、喝酒、肥胖……都是导致癌症的高危因素。
虽然人类还没有找到治愈癌症的办法,但只要早筛查、早发现,我们就有可能战胜癌症,把伤害降到最低。
总而言之,癌症虽然可怕,但只要发现得早,我们还是有相当大概率可以战胜它的。
除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们也要做到「该查就查」。不要因为害怕,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希望借此机会提醒大家提高早筛意识。早发现、早治疗,永远都比晚来的补救要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