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脾胃病40
TUhjnbcbe - 2021/8/18 19:27:00
导读:本文旨在介绍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脾胃病经验,以期指导临床,准确辨证,区别运用柴胡温胆汤、柴胡陷胸汤和柴胡桂枝汤。
  国医大师梅国强运用柴胡类方治疗脾胃病经验梅国强教授执教行医四十多年,熟谙中医经典,善用经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梅师言:足少阳属胆经,与肝相表里,而肝脾(胃)关系密切,肝旺易克脾土,胆热易犯胃腑,若能在治疗脾胃之时,兼顾少阳,似胜一筹。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梅师常将其与他方相合,名为柴胡类方,用于治疗脾胃病,疗效颇佳。
  笔者有幸侍诊,现将笔者所经历的、梅师灵活运用柴胡类方辨治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柴胡温胆汤
  小柴胡证见于《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为千古名方。
  温胆汤今临床常用者多据《三因极—病证方论》卷九、卷十之温胆汤,该方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异象眩惑,遂致心胆虚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症等等。
  梅师将两方相合,名为柴胡温胆汤,其功效不仅是二者之叠加,而且使用更加灵活,适应症甚广。治疗少阳枢机不利,痰热阻滞所形成的脾胃病。梅师在柴胡温胆汤基础上加减得方:柴胡、*芩、法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连、吴萸、乌贼骨、玄胡等。
  典型医案刘某,女,52岁。诉现头晕,失眠,易惊惕,胃脘痞满疼痛,恶心,嗳气,不欲饮食,舌质红,苔白略厚,脉弦缓。
  《灵柩·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膈,历络三焦……”《灵柩·经别》记载:“足少阳之正……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挟咽……”可见手足少阳之脉与心包或心联系密切,又足少阳之脉上行头面,则头晕、失眠即可解释。患者惊悸与上述“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相合。
  胃脘痞满疼痛,恶心,嗳气,不欲饮食,此均为湿热阻中,气机不畅所致。故治以和解少阳,化湿清热。梅师根据以上分析,用柴胡温胆汤为主方,加减如下:柴胡10g,*芩10g,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50g,竹茹10g,枳实25g,*连10g,吴萸6g,乌贼骨15g,玄胡15g,钩藤30g,天麻10g,焦术10g,当归10g,川芎10g。服用7服后复诊,恶心、嗳气消失,头晕、失眠及胃脘痞满疼痛均减轻,饮食好转,舌质红,苔白略厚,脉弦缓。
  梅师在上方基础上加枣仁30g,焦三仙各10g,患者治疗月余后症状基本消除,改用丸剂以善其后。
  笔者问梅老,何不用柴胡陷胸汤?答曰:此案神志症(如易悸惕与“触事易惊”相同)明显故也。
  柴胡陷胸汤
  梅师所用柴胡陷胸汤,即小柴胡汤中去参、枣、草、姜;小陷胸汤中加枳实,治疗中焦痰热,兼少阳经气不利者。
  《伤寒论》第条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小陷胸汤主之。”痰热阻于心下(胃脘),应有痞结胀满,疼痛,或反酸,或呕恶之类。所云兼少阳经气不利者,是指沿少阳经脉所发生的某些症状,如酸麻疼痛之类,此亦为使用本方之前提条件。
  典型医案周某,女,48岁。诉有慢性胃炎、食管炎病史多年,胃脘及胸骨后灼热胀痛,反酸,纳少,全身关节酸痛,大便3~4日1行,干结,小便*,苔白略厚,质红,脉缓。
  梅师分析如下:胃脘灼热胀痛,反酸,纳少,乃痰热结于胃脘所致,与小结胸证较为吻合。大便3~4日1行、干结,为湿热里结阳明,腑气不通引起。小便*,苔白略厚,质红,脉缓,亦为痰热之外象。全身关节酸痛是少阳经气不利所致。又胸骨后灼热胀痛,以部位而论,与食管炎相合;从经脉而论,胃与胆之经脉,皆从缺盆,下胸中贯膈,与食管相近,故有内在联系。然则少阳主胸胁,其关系应更为密切。故断曰痰热中阻,少阳经脉不利,又不见神志病状,则用柴胡陷胸汤加减无疑。梅师书方如下:柴胡10g,*芩10g,法夏10g,全瓜蒌10g,*连10g,吴萸5g,枳实20g,炒川楝10g,玄胡10g,郁金10g,片姜*10g,乌贼骨15g,刘寄奴10g,徐长卿10g。2周后复诊:全身关节酸痛及反酸基本消失,胃脘及胸骨后灼热胀痛,苔中根部白厚,质红,脉缓。梅师按照上方将枳实用至25g,另加藿香10g,佩兰10g,加强行气化湿之功。
  又服药2周后三诊:胸骨后疼痛减轻,大便干结,2日1次,苔白厚,脉缓。梅师守二诊方去刘寄奴、徐长卿,加甘松10g,以行气化湿、和胃止痛。共治疗两月,患者前述症状基本消失。
  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去之。”
  按张仲景原意,此方为少阳兼太阳表证之主方,梅师认为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不必强调有无太阳表证,而以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为典型表现,又伴见少阳、太阳之经气不利引起的头项强痛,或肢体酸麻等者用之最妙。
  典型医案朱某,女,43岁,有胃溃疡史,颈腰椎病史。刻下胃脘胀痛,头项强痛,头晕,腰痛,睡眠不安,大便无规律,苔薄白,质正常,脉弦。“胃脘胀痛,睡眠不安”与原文的“心下支结,支节烦疼”相应,又见经气不利所致的头项强痛、腰痛,苔薄白、质正常,说明无湿热之邪,不可用柴胡温胆汤、柴胡陷胸汤,而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以和解少阳,通络和胃。梅师通过以上分析,书方如下:柴胡10g,*芩10g,法夏10g,桂枝10g,白芍10g,*连10g,吴萸6g,玄胡15g,郁金10g,姜*10g,炒川楝10g,当归10g,川芎10g,刘寄奴20g,徐长卿20g,老鹳草15g。
  梅师常用当归、川芎以活血通络,刘寄奴、徐长卿、老鹳草以通经止痛。该患者服药半月后,胃脘胀痛、头项强痛、头晕均消失,久坐则腰痛,睡眠好转,大便1日1行,苔薄白,质正常,脉弦。于是改成膏剂,以求进一步巩固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病人常兼有睡眠不佳的症状,梅师认为茯苓重用至50g,可有宁心安眠之效。
  梅师对于胃脘嘈杂反酸者,*连配吴萸有左金丸之意;胃痛者,川楝子配玄胡有金铃子散之意;嗳气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气降逆;胃纳不佳者,用焦三仙、鸡内金以消食和胃;口干口苦、口中有异味者,加藿香、佩兰以芳香化湿

长按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脾胃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