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烧心是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很多得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老年朋友都向我倾诉,说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经常吃一点东西就往食管上涌,反流物大多是酸味或苦味。特别是在喝热水、或吃一点刺激性食物时,还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多描述为心口疼。严重时还会出现夜间呛咳,酸水从鼻口喷出,还有吞咽困难的表现。
从西医角度解释,反流性食管炎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或消失,随着年纪的增大,机体开始出现老化,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贲门括约肌关闭功能障碍,导致进食后出现食物反流,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出现。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中医学“胃反”、“嘈杂”、“吞酸”等范畴,多由情志失和或饮食不节所致,多是脾胃不好引起。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对症治疗。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如果久治不愈,出现慢性反流性食管炎,会导致食道黏膜不断受到慢性受损,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中医医学中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症候分析尚无统一标准,大致概括为以下5种。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看看接下来的文章简单了解一下,也可以把你想问的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或私信我,我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
1.肝胃郁热证:
病因:与长期情绪不佳,或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有关。
表现:证见口中泛酸,胃脘胀痛、两胁胀闷、嗳腐酸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等,此为肝胃郁热、胃失去和降所致。
调理:以清肝泻火、和胃降逆为主,方用左金丸加减,有理气健脾和胃之效。调理期间注意戒烟禁酒,不进油腻及刺激食物。
2.肝胃不和证
病因:主要与情绪有关,长期不良情绪导致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胃郁热所致的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证候。
表现:证见反酸、嗳气,两胁胀痛、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此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所致。
调理: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选用柴胡疏肝散等治疗,可疏肝解郁。
3.胆热犯胃证
病因:与肝胃郁热证同属热证,多因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犯胃,或郁而化热,热移于胆,胆热挟胃气上逆等所致。
表现:证见脘腹滞满、两胁疼痛、呕吐恶心、有肠鸣音,多心烦易怒。
调理:以通清胆降逆为主,方选柴胡温胆汤,可清化胆热、降气和胃。
4.痰湿中阻证
病因:因嗜食肥甘厚腻,或饥饱劳累,导致脾胃健运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疲,则清阳不升,池阴不降。
表现: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纳差反复发作,还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调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有健脾祛湿、化痰熄风作用,方中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5.中虚气逆证
病因: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先天禀赋不足等,亦有因虚而气机上逆。
表现:证见泛酸或泛吐清水,嗳气反流、神疲乏力等,
调理:方用四逆散合六君子加减,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尤其是方中四逆散有调和肝脾、疏肝理脾之功效。
不同的证型则调理的方法也不一样,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如果您有胃肠道疾病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账号头像,进入主页私信我,我来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