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文章,是六年前小编丁正浩采访陈盈霖医生的一篇旧文。
当我们再次回首看这篇文章时,发现初心未变...六年前陈医师就萌生了在未来组建团队,通过中医把健康和尊严带给患者的愿望,而六年后,理想终于变为现实!
(以下简称:小编和陈)
小编:陈医师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此次访谈。中国历代医家走上中医之路的契机和原因是不一样的,那么您当初想要学习、了解中医的原因是什么呢?陈:我以前在台湾从事医疗工作的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癌症病人,在那儿发现了西医的局限性:每一年的研究报告都在推翻前一年的结论——也就是说病患每年不得不接受新的诊疗报告。比如一种用于肺癌的药,两年前是肺癌的救星;但两年之后,这药却可能是提高死亡率的直接原因。为了更好地帮到他们,我们开始购买、阅读大量的中医书籍,然后做研究报告。最后,为了系统地学习就来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小编:所以是在面对生死的情境的时候萌发了系统性学习中医的念头?陈:对,当面对生死的时候就会想:死也要死得有尊严。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而我只是想让病人活得有品质。我希望将来会有一个团队,把“身心灵”的理念推广出去,通过中医,把健康和尊严带给病人。小编:就中医来说,您认为好的医师该是一种什么状态?陈:就目前来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态度”。态度分两种:感恩和慈悲。慈悲并不是给病患设立一种虚假的期望。而是要给他一个如实的情况,这需要智慧。此外还有愿力,就是说大家都有统一一个明确目标。我说过我有一个愿望是有一个团队,那这个团队必须是有传承的。我很感激我遇到了潘华信老师和渭南孙曼之老师。他们都希望将中医传承下去。小编:能讲讲您学医的经历吗?陈:我很幸运在上海的第二年,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潘华信老师,他是严苍山老师的弟子,他让我明白了中医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我从大二开始就跟着他一路到现在;中间有两年时间跟着孙曼之老师在渭南有大量的实习机会。我很感恩,因为孙老师对我太好了,他不会因为后面病人很多而催促我看病。我经常一个人在旁边思考病人的问题,因为我看诊需要一定的时间,孙老师会等着我,我觉得好老师真的很重要。小编:中医看重的也是一种心传。陈:对,我的老师教给我的就是这种观念,“迷时师渡,悟了自渡”,这就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小编:传统文化也是一样的。陈:是的,只是中医面对的是生命,他们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来信任你。需要用更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实践。小编:您前面讲,希望拥有一个可以传承的团队,那么近期您有何打算?陈:我之所以会到上海,会来自道精舍,是因为钟鹰扬学长和自道对于孙老师传承理念的认同。而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传承,我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但这是我当下唯一最想要做的事。小编:作为一名中医师,您的诊疗有什么特别之处?陈:我在临床最注重的是整体观。我很难以病人提到的几个点作为对病情的最终诊断。首先,我需要知道你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还有工作、居家的环境。凡是看诊,我非常强调因果关系。来看诊的人,我都会把他看成一个整体,通过问诊在心里为他拼凑成一个完整图像。以这种方法,最后能归结到一个比较简单的病因病机去解释的话,我就找到了他疾病的根源,这样我开的药方就会更切合病症。传统的四诊“望、闻、问、切”,我比较强调“问”。传统的四诊就够用了,我们要做的只是深化探寻,然后发现病因病机其实很简单。我很强调因果:比如把“因”这个东西戒了改变了,病也就好了。小编:医院,病人一来,医生把个脉,几分钟就结束了。陈:有次一位病人找我看诊,我说您有什么问题。他就把手一伸,你看嘛,你们中医不是会看的嘛?我就说,如果我号脈5分钟就能帮你看好,那我今天不是坐在你对面,而是坐到佛龛上面了。我们不是神,只是普通人而已。我们只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分析。我们比较注重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关系,我们问的也就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吃饭如何、大小便如何等等。在这种问答当中,抽丝剥茧的就可以将病因简化,这就是我在孙曼之老师那边领悟到的东西。小编:这大概可以称之为“大道至简”。陈:有人问我“牙痛”能不能治?说实话牙痛能不能治,我真的不知道。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中医看病应该是所谓“私人定制”的。在问诊的时候,一方面我在收集咨询,一方面也是在帮助、启发病人去审视自己。在这样一来二去的问诊过程中,病人就开始观察自己。我管这个过程叫“话疗”,那么问诊跟治疗也就在同一时间进行了。有时候只要帮助病人找到一个因,也许根本不用药,那个症状就会消失。小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向内看”,往外找是永远找不完的。陈:是的。所以我们还是因果的观念嘛。有些病就是把这个因找出来,结果就好了。小编:其实,很多时候一些病的发生,就是一些人压抑的情绪或不愿揭露的创伤而通过身体去呈现。陈:这叫做情志致病。讲回前面那个牙痛。如果你只是用中药里的消炎药去消炎的话,不会好啊。因为,如果它是肝火引起的牙痛,那就应该要去疏泄肝火;如果是因为耗损太严重,虚火引起的,那就需要去滋阴来解决。我们其实就用六个字——诱发、加重、缓解。我会去引导病人一起去找出诱因,还有缓解的原因。有时候也能搞到一些“秘方”,因为人都会自救嘛。有时候一个病人说,我有了这个症状,吃了西瓜就会好很多。那对于其他病人来讲,可能吃西瓜反而就是加重。另外,医生是面对生命的,所以我们不希望被捧得太高;因为那样会有太大的压力,也给病人带来过高的期望。我们看诊的时候,对病人要有平常心的,不管坐在对面的是高官还是普通民众。小编:非常感谢您!想更多了解陈盈霖医师的中医临床探索之路?想探寻如何从“整体观”的视角养生,透过修正生活方式,重拾安康与自在?想学习怎样在生活的点滴误区中抽丝剥茧看到疾病的真相?想知晓病因病机的规律,杜绝患病的源头,重拾健康曙光?邀請您年6月来云南,一起参加翰墨医缘·自在生活体验营第三期,掌握养生核心,回归自在生活!END陈盈霖医师
来自台湾,师从沪上名医潘华信老师、渭南孙曼之老师。治病缜密,审证求因,强调先议病后议药,注重整体医治,提倡个体化治疗。善于疏通中焦气机,以调畅人体气血。目前陈盈霖医师在上海熙和堂中医门诊部坐诊。
擅长:消化科证治(胃溃疡、肠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胆囊炎、慢性腹泻…),心肺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病症(鼻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病…),妇科疾患(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调理…),不孕不育,小儿及青春期发育(过动症、注意力不集中、过早发育…)、亚健康体质调理(失眠、慢性疲劳、焦虑…)等内科相关病症。
翰墨医缘·云南自在生活体验营第三期开始报名啦▽六月的自在生活体验营,我们将与您相聚云南迪庆的白马雪山脚下,在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原始村落里,用八天七夜的时间陪伴您一起体验什么是“真正的自在生活”!活动亮点
自性中医:陈盈霖医师带您从中医、人体结构的不同面向了解如何照顾身体、提升能量;刺扎风云:自性中医新增内容!学习针刺放血技能,在危难时从容不乱、淡定面对;自适书法:通过心、手、意与毛笔的恣意表达,体会习字过程中全然的放松和自在,如实地表达内在的生命状态,悠然闲适而得其乐;安住教养:了解面对孩子和身边爱的人,如何自然而然的安住于平安喜乐的状态;自在生活:体验如何在生活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自在之道。了解课程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