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专注消化,领创未来”首届武田消化高峰论坛期间,医院院长联盟、中关村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联合发起、武田中国全力支持的中国消化健康指数制定项目正式启动,旨在为评估全国及地区人群整体消化健康状况及防控情况提供依据,助力推动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进程,覆盖消化系统疾病领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病健康管理,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
中国消化健康指数制定项目启动
制定消化健康指数只是开始,
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是根本目的
这是一个不错的医防融合的范例。“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三级预防都有好处。”作为消化科医生,项目临床专家代表、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科主任、副院长房静远教授非常期待该项目的实施。在他看来,高危人群、某一地区的发病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等,都可以通过该指数进行了解,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消化系统疾病类别比较复杂,涉及器官较多,在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当中,想要全面覆盖难度很大。因此房静远教授建议,可以针对几个典型的疾病优先开展,把直接危害到国人身体健康、且国家重视的几种会引发癌症的癌前疾病作为抓手来推进,最后再铺开,以点带面全方位展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教授在此之前参与过心血管健康指数、疼痛健康指数等项目的制定,对健康指数的制定也有其深刻的认识。他说,制定消化健康指数只是一个开始,对指数进行解读并推广应用,进而落实干预、提升健康水平,这才是最终目的。他还介绍道,通过每个地区的健康指数,我们可以详细分析是哪个维度出现的问题,是“防”还是“治”,抑或是*策问题,进而将任务分解——对“防的问题”,需要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视;“治的问题”医院要提高诊疗水平;而如果是*策问题就需要推动改进,进而从根本上抓住问题并解决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协委员、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表示:“该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将依据现有的国家级数据库,邀请消化专业领域的专家,公卫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以及卫生*策专家组成项目组。对我国的人群消化健康水平进行评估,从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疾病防控情况、公卫保障等维度进行分析,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消化疾病相关流行病学相关研究、评估指数等工作;继而分析、整理现有数据,从严重程度、流行情况和控制情况多个维度积极开展分析工作,并建立相关模型。未来如能在试点城市进行验证,最终会产出一个具有科学性、可视化、可衡量、可追踪、可改变的中国人群消化健康状况的指数。这将有助于我们国家消化疾病的预防,包括消化道肿瘤的早防、早诊、早治,助力提高我国消化疾病的整体治疗水平。”据悉,该指数将有助于解决中国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所面临的疾病认知度低、早筛早诊普及率低、地区防治能力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消化系统疾病防控能力,强化疾病管理体系,遏制消化疾病负担增长势头,改善中国消化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一岁。”这是“十四五”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许下的健康承诺。通过该指数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评估各地的消化健康问题,找到消化系统疾病防控的发力点,最终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目光投向消化领域,
走近消化冷知识
随着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加速,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征,比如5年复发率高达50%-9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常见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反流性食管炎为例,患者总数估计分别高达7.68亿及0.89亿[2,3];根据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年间IBD总病例约为35万[4]。预计到年,中国IBD患者将达到万人[5];一些消化疾病,看似症状不会太过严重,但是有着比较高的癌变概率。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前十的肿瘤中,消化道肿瘤占据半壁江山,这当中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及胰腺癌[6];……这些冰冷的数字无一不在诉说着消化系统疾病防控形势的严峻。作为消化领域的资深专家,房静远教授对此的认识无比深刻。他介绍,在因内科疾病就诊的患者中,将近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患者都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这说明消化性疾病的患病人数相当之多。在消化系统疾病中,除了一部分是急性疾病外,大多数都是慢性病。此外,某些疾病还会有恶化的风险,癌变率较高。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可进展为胃癌。因为早期诊断率较低,当某一肿瘤被发现时,可能已演变为进展期或者中晚期恶性肿瘤[7]。如何降低这种情况带来的偏高病死率或者死亡率,较早发现并控制这些癌前疾病,进而明显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缓解国家的医药负担,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总而言之,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患病率高,病死率、死亡率不低,甚至有一些疾病患病人数还在迅速增长;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明显,消化疾病发展及防治能力分布不均衡,基层和偏远地区依旧是疾病防治重点,亟待加强科学认知,普及早筛早诊,提高整体诊疗水平和防治能力。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对于如何防治消化系统疾病,周脉耕教授提出可以参考其他慢性病防治策略,包括“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等。此外,还要注重预防,注重筛查,加强康复管理。周脉耕教授表示:“消化道疾病的防治需要各级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专家、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共同推动,通过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发现各地区的问题,建立一个创新的消化系统疾病防治模式,在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其他地方推广,从而把消化道疾病防治工作做好,降低疾病负担。”以创新药为武器,
武田深耕中国消化市场
大到健康中国战略、消化系统疾病防控,小到中国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企业的参与都会使之得到进一步推动。作为一家在全球有年历史,以价值观为基础、以研发为驱动的领先生物制药企业,武田在全球是消化领域的领导型企业,在中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其中国消化之旅已进入第25个年头。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先生表示,这20多年来,武田中国见证了消化领域的巨大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中国消化系统疾病负担仍旧较大。对此,武田中国非常愿意去承担责任、去倡议和呼吁,也非常愿意支持一些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的项目,如此次中国消化健康指数的制定。在绘就“健康中国”蓝图当中,武田中国身在其中,不仅仅提供创新产品,也希望在推广规范化诊疗、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提高药物可及性、普及疾病知识等方面尽一份力,与*府、专家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积极推动中国消化领域科研和诊疗的持续发展。基本上已完成战略转型的武田,在未来5年会有超过15款以上的创新药在中国陆续获批和上市,这对武田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而言,毫无疑问提供了巨大动力。据悉,年武田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数字医疗辅助器械)在内,在中国共获批了5个产品,这是在中国获批创新产品最多的跨国制药企业。武田中国医学事务部负责人陈杰博士介绍道,目前武田在管线策略上,会将更多创新药物引入到中国。除了经典的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兰索拉唑口崩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全新一代机制的抑酸“明星产品”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及IBD治疗领域全球唯一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未来武田还会将治疗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乳糜泻、胃肠动力的药物带到中国来。这些产品就如同武田的护城河一样,一步步夯实武田在消化领域的实力和优势。“同时,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鼓励创新、提高可及性和确保质量,这对武田这个创新型企业而言非常有利。”单国洪总裁说,中国已经是、而且未来会成为更高质量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武田对中国充满信心,将持续加码中国投资,布局核心领域,更好地造福更多中国患者。参考文献:
[1]中国消化道疾病检查白皮书
[2]HooiJKY,etal.Gastroenterology.;(2):-9
[3]ZouD,etal.ScandJGastroenterol.;46(2):-41
[4]周青杨,钱家鸣.中华消化杂志,;40(2):-4
[5]KaplanG.NatRevGastroenterolHepatol.;12(12):?7
[6]郑寿荣等.中华肿瘤杂志.;41(1):19-28
[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p
排版:李慧
编辑:宋箐
审核:宋箐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