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第三周内镜报告与学习体会
TUhjnbcbe - 2021/8/7 17:15: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医院

李志勇医师

——

学习报告与体会

内镜所见:

食管黏膜略粗糙,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约为39cm。贲门、胃底未见明显异常。胃体上部大弯可见一结节样隆起型病变(距门齿约为44cm),病变宽基底无活动性,病变局部略凹陷且表面粗糙、糜烂(患者贫血,反复向患者及其及其家属交代病情后,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取活检,活检3块),活检后观察5分钟,局部未见活动性出血。胃窦小弯局部渗血,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幽门圆、持续开放。所见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诊断:

“乳腺癌外院术后、化疗后、内分泌治疗中”

1、胃体上部结节样隆起型病变(性质待病理,距门齿约为44cm)考虑为转移。Hp(-)。

2、胃窦小弯局部渗血,建议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不适随诊。

心得体会:

该患者确诊乳腺癌病史7年,半年前感上腹部不是,于外院完善胃镜检查提示胃体大弯病变,病理提示转移癌,给予“抗溃疡”根除Hp治疗(具体不详)。本次就诊我院,要求复查胃镜:胃体上部大弯可见一结节样隆起型病变(距门齿约为44cm),病变宽基底无活动性,病变局部略凹陷且表面粗糙、糜烂,性质待病理,考虑转移。

乳腺癌转移至消化道临床较为少见,乳腺癌的胃肠道转移临床比较少见,在尸检病例报告中,乳腺癌胃转移的发生率在2%-18%,而临床报告的发生率为0.3%。

治疗上更没有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标准。乳腺癌胃转移与原发于胃的弥漫型胃腺癌相似,其临床及病理改变与胃的原发性低分化腺癌无明显差异,常规鉴别困难,依靠临床病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标记物可助区分,其中免疫组化是最可靠的指标,本例患者既往病理检查支持诊断。

超声内镜所见:

隆起处可见一大小约为.3mmX86.5mm的低回声占位,病变回声不均匀、内部可见无回声区域,病变边界尚清楚,部分层次病变与胃壁固有肌层关系密切,隆起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尚连续、完整。超声探测范围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反复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后,病人及家属要求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手术顺利,手术结束后观察穿刺处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等,穿刺顺利结束。

超声内镜诊断:

胃底至胃体不规则局限性隆起,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性质待细胞学)建议禁食水3天,静脉营养3天、止血、抗感染3天,减少活动1周。

心得体会:

该患者超声内镜提示胃底至胃体不规则局限性隆起,性质待病理。病理回报前需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可能,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起源于消化道间质细胞的肿瘤,部分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有病人患者出现腹胀,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的表现。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该患者应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除能了解病变来源,还可通过细针穿刺取材病检,明确病变性质,以及通过扫查,可了解病变周围淋巴结情况,均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而指导患者后续治疗。

医院

王林医师

——

学习报告与体会

内镜所见:

胃底规则排列的集合细静脉消失,黏膜弥漫性发红,胃体至胃角可见灰白色扁平隆起(于距门齿约50cm胃体大弯及胃角前壁分别活检1块),胃体下部小弯至胃窦部黏膜皱襞消失,黏膜变薄呈褪色表现,可见萎缩线,幽门充血、水肿。

内镜诊断:

慢性萎缩性胃炎:active-gastritis内镜表现:萎缩(C2),肠上皮化生,弥漫性发红(性质待病理),内镜表现评分:A(1)IM(2)H(0)N(0)DR(1),HP(+++),建议抗HP治疗并治疗后复查。

心得体会:

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最主要病因,其他还包括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摄入等,一些少见原因有遗传和自身免疫的原因。

京都胃炎分类的编者考虑到胃癌的风险,将萎缩(A)、肠上皮化生(IM)、皱襞肿大(H)、鸡皮样改变(N)和弥漫性发红(DR)的内镜表现给予评分,预测胃癌的发生情况。

胃癌风险的内镜表现评分记录方法:记录全部指标:A、IM、H、N、DR,同时总评分记入最后的括号内(0-8分),注意:NBI或BLI观察的评分不记录总分。

胃癌风险的内镜表现评分不同疾病的推测评分如果胃癌风险的内镜表现评分3-8分考虑萎缩性胃炎者,则考虑为胃癌高危人群,应建议每6-12月做-次放大染色胃镜精查;如果胃癌风险的内镜表现评分2-4分考虑无萎缩全胃炎者,应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及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平时工作中未将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评分归列出来,需要以后尽量应做到对萎缩性胃炎行内镜下评分,更好的指导患者。

内镜所见:

距门齿约20cm8点位食管可见白斑(活检1块),余食管未见明显异常,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约为39cm。贲门、胃底未见明显异常。胃体可见多发大小约为0.2cm-0.3cm的息肉(于距门齿约43cm胃体处活检1块)。胃窦部黏膜皱襞消失,黏膜变薄呈褪色表现,可见萎缩线,胃窦后壁可见隆起性糜烂,中央伴白色凹陷(活检1块),幽门充血、水肿。所见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诊断:

1、食管白斑(性质待病理)。

2、胃体多发息肉(性质待病理),建议追随。

3、慢性萎缩性胃炎:inactive-gastritis内镜表现:萎缩(C1),隆起性糜烂(性质待病理),内镜表现评分:A(0)IM(0)H(0)N(0)DR(0),HP(-)。

心得体会:

食管白斑高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多与酗酒有关。其是由于食管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状变化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黏膜过度增生而引起的,食管黏膜发生角化过度,烟酒和辛辣食物刺激、部分生物性因素是重要病因,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食管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诱发食管白斑。

如果白斑损害迅速扩大,基底硬结疣状突起,或者发生明显的疼痛,应予高度的警惕,有可能癌变。

回想平时自己在内镜检查时对于这样的白斑没有给予重视,以为是烟酒或辛辣食物刺激,多数没有仔细观察、染色以及病理检查等,也没有给予病人特别的交代,比如食管白斑的治疗主要是消除诱因,降低患者的危险因素,戒烟、戒酒,较大的可以选择内镜下切除等等。在以后工作中需要加强对食管白斑的观察,让病人能更好的获益。

医院

*琳琳医师

——

学习报告与体会

内镜所示:

循腔进镜至回盲部。沿回盲瓣进镜回肠远端约为10cm,所见回肠未见异常。距肛门缘约为80cm、40cm结肠可见2枚大小约为0.6cmx0.5cm、0.4cmx0.5cm的息肉。

在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后,应用25G注射针行黏膜下注射,应用圈套器行经内镜结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顺利,治疗后创面处局部可见少量渗血,行内镜下止血,应用止血夹钳夹出血点进行止血,观察5min无渗血及活动性出血,止血顺利结束,切除后未见穿孔,应用和谐夹闭合创面,切除顺利结束。余所见结肠黏膜光滑未见异常。所见直肠黏膜未见异常。直肠黏膜充血、略粗糙。所见结肠及直肠未见肿物及溃疡。

内镜诊断:

结肠息肉(性质待病理,距肛门缘约为80cm、40cm),经内镜结直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术中合并出血,行内镜下止血处置术。

心得体会:

1、结肠息肉是常见的结肠疾病之一,依据具体病理组织学结果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认为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电子肠镜是目前结肠息肉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主要手段。

2、有关文献报道: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是年龄相关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着年龄及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对于40岁以上有肠道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常规结肠镜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3、普通内镜结合色素内镜对息肉形态和边缘清晰度判断优于单一普通结肠镜,提高了发现息肉的灵敏性,可以减少漏诊率,完善鉴别诊断,提高了多发息肉的诊断率和切除率。染色检查有增强结肠镜发现多发息肉的作用,尤其是小的平坦型改变以及难以发现的息肉。

4、有关文献报道:结肠息肉腺瘤发生率在性别、山田分型、左右半结肠、单发多发息肉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层、息肉直径之间腺瘤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显示年龄及息肉直径是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

山田分型Ⅰ、Ⅱ型与Ⅲ、Ⅳ型的结肠息肉中腺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腺瘤性息肉中低级别高级别发生率存在差异,山田分型Ⅲ、Ⅳ型腺瘤性息肉较Ⅰ、Ⅱ型更易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内镜所示:

距门齿约37-38cm食管下段至交界线黏膜呈放射状糜烂,长径约1cm,食管胃交界线距门齿约为40cm,余食管黏膜粗糙,碘染色后可见散在阳性灶,以食管距门齿34cm3-4点位为著(活检1块)。贲门、胃底及胃体未见明显异常,胃窦后壁可见隆起糜烂,表面发红(活检1块),胃窦前壁可见一大小约1.2cm×1.Ocm的溃疡灶,溃疡底浅,表面覆薄白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活检1块),余胃窦部黏膜平薄,部分黏膜下血管显露。幽门充血、水肿。所见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诊断:

1、食管碘染色阳性灶(距门齿约34cm,性质待病理),建议密切追随。

2、食管下段至交界线黏膜呈放射状糜烂,考虑反流性食管炎(LA-B),建议治疗并治疗后复查。

3、胃窦前壁溃疡(A2期,性质待病理),建议治疗并治疗后复查。

4、胃窦后壁隆起糜烂(性质待病理),建议密切追随。

5、慢性萎缩性胃炎(C-1),Hp(+++),建议治疗并治疗后复查。

心得体会:

1、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和(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或)并发症。典型GERD症状为反流、烧心。GERD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可表现为反流性咽炎、反流性咳嗽乃至反流性哮喘,症状可为散发,也可频发或持续。

2、胃镜检查是评估GERD的基本检查手段,不仅可观察到GERD的相关并发症,如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更为复杂的消化性狭窄、食管溃疡或Barrett食管(BE)等,而且还可以显示贲门区域的解剖学改变,如贲门松弛、食管裂孔增大乃至食管裂孔疝(HH)等,而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这些不同程度的解剖学改变密切相关。

3、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洛杉矶分级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级:正常为食管黏膜无破损(non-erosiveGERD,NERD);LA-A为1个或1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5mm;LA-B为1个或1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5mm,但无融合性病变;LA-C为黏膜破损有融合,但75%食管周径;LA-D为黏膜破损有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4、BE被认为是源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异常修复。我国将BE定义为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可伴有或不伴有肠化生,伴有肠化生者易演变成食管腺癌。

5、PPI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单剂量PPI治疗无效可改用双倍剂量,一种PPI无效可尝试换用另一种PPI。疗程应至少8周。对PPI治疗有效但需长期服药的患者,抗反流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选择。目前GERD内镜下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射频治疗、注射或植入技术和内镜腔内胃食管成形术。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周内镜报告与学习体会